•  
1986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赛程表 车队与车手 车手积分榜 制造商积分榜 大奖赛
点此处查看更多

1986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1986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的第40个赛季,赛季从03月23日开始至10月26日结束,总共举行了16场分站赛。阿兰·普罗斯特赢得了车手总冠军,威廉姆斯-本田车队赢得了制造商总冠军,本田作为引擎供应商,成为日本的首个总冠军引擎供应商。

    赛季收官战澳大利亚大奖赛中,威廉姆斯车队的奈吉尔·曼塞尔、内尔逊·皮盖特和麦克拉伦车队车手阿兰·普罗斯特对车手总冠军的较量达到了白热化。正式比赛中,曼塞尔的轮胎爆胎,皮盖特也预防性的进入维修站更换轮胎,让普罗斯特赢得分站赛的冠军并且第二次赢得车手冠军。这个赛季除了上述的三人之外,再加上莲花车队的埃尔顿·塞纳统治了整个赛季,也被称为“四人帮”。

    由于自然吸气引擎被禁止使用,因此这个赛季首次所有的赛车所使用的都是涡轮增压引擎。但是这项禁令在1987年被废除,1989赛季开始涡轮增压器又被禁止使用。

    1986赛季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是史上最强大的赛车,引擎的功率没有设置限制,包括贝纳通、布拉伯翰姆以及飞箭车队所使用的拥有单涡轮增压直列4缸宝马M12/13引擎,虽然可靠性很差,但是动力十足,在排位赛模式下5.5巴的压力下可以输出超过1350匹马力,当然这是在工程师将增压限制装置从引擎上拆除之后所能达到的效果。这种涡轮增压引擎的功率如此之大,以至于当年的测量装置无法准确的测出引擎的输出功率,反而是在多年之后测量技术足够先进的时候,才测试出的准确数据。在比赛的特殊阶段,赛车会使用上特别制造的传动系统,例如为排位赛特制的引擎拥有不受限制的增压装置,为排位赛特制的变速箱可以让引擎发挥额外的功率,这些装置可以将赛车推进到极限,但是却只能坚持3-4分钟(2-3圈)的时间,因此也被称之为“手榴弹”,如果使用的过久,就会很快损坏。排位赛之后,特制的引擎和变速箱都会被换下,在正式比赛中使用有增压限制的引擎和常规的变速箱,让这些设备可以坚持一整场比赛的时间。这些赛车的一个常见现象是,车手在换挡或者松开油门的时候,排气管会喷出火焰。

    当赛车上撞在了涡轮增压引擎之后,整车的重量将达到大约540千克,在排位赛中,贝纳通赛车的动力重量比可以超过2500匹/吨,而在正式比赛中,这个比率也达到了1850匹/吨,相比现代的F1赛车,这个比值只有大约1175匹/吨,而当时的F1赛车所配备的也都是手动的换挡杆。多年来,这种涡轮增压的引擎经常发生的问题(特别是福特和本田的引擎)就是涡轮迟滞,特别是机械涡轮增压的引擎,车手踩下油门踏板之后2-3秒,动力才会突然输出,而在等待的2-3秒时间内,测得的输出动力只有100-300匹,随后才会突然增加至900-1000匹马力的峰值。引擎的这种特性让车手难以驾驶,车手必须预测引擎动力猛增的时间,并且提前踩下油门踏板,以便在正确的时刻获得最佳的动力输出。这种情况与1970年代早起在美国印地赛车以及Can-Am赛车非常类似,特别是保时捷917/30赛车。

    在正式比赛期间,引擎的输出功率一般都会被限制在900-1000匹,这样引擎就可以坚持整场比赛。当时参赛的各大汽车厂商都凭借着资金和资源的优势,在涡轮增压引擎的研发中走在前列。为威廉姆斯车队打造的本田双涡轮增压V6引擎在动力输出方面仅次于宝马,而法拉利、TAG保时捷和雷诺的双涡轮增压V6引擎,在输出功率方面比宝马和本田引擎低了25-40匹,略逊一筹。而全新的福特考斯沃斯涡轮增压V6引擎(作为此前成功的DFV V8引擎的后续产品)是匆忙制造的,由于开发时间有限导致功率不足,比其他品牌的引擎马力低了150-200匹,但是持续不断的研发让他们在1987赛季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缺少赞助且不可靠的阿尔法罗密欧、摩托里摩得尼、扎克斯毕德以及哈特引擎就差得更远了,没有什么竞争力。从1980年至1986年,引擎的功率翻了一番,在1980年,最强大的引擎是雷诺的双涡轮V6引擎,输出功率大约550-600匹马力,而广泛使用的福特考斯沃斯DFV V8自然吸气引擎的功率只有480-510匹马力,但是实际上涡轮增压引擎更大的输出功率往往被它自身的重量而抵消。

    在很多高速的赛道,例如伊莫拉、斯帕-弗兰科尔尚、霍根海姆、奥地利以及蒙扎等赛道举行的比赛中,燃油消耗成为了车队非常关注的问题。国际汽联对每场比赛赛车所能使用的燃油量从1984和1985赛季的220升降低为这个赛季的195升,而引擎的功率变得更大,让车队对于燃油消耗的问题更加头疼。这个赛季有很多车手由于耗尽燃油而无法完成比赛,特别是在霍根海姆赛道比赛时的阿兰·普罗斯特,他差一点就能取得第三名,但是在距离终点线不到500的时候耗尽了燃油,尽管普罗斯特尝试推着他受损的赛车通过终点线,但是还是没能成功,只取得了第六名。在油耗和可靠性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本田引擎,但是随着赛季的不断深入,TAG保时捷、雷诺和宝马的工程师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赛季结束之后,两名前世界冠军车手宣布退役,他们分别是1980赛季冠军阿兰·琼斯以及1982赛季冠军科科·罗斯博格,此外帕特里克·坦贝、雅克斯·拉菲特以及马克·苏尔也决定退役。其中,拉菲特在英国大奖赛中受伤,坦贝则是在比利时大奖赛之后,在德国参加一场拉力赛的时候发生事故受伤。摩纳哥大奖赛之后,埃里奥·德·安吉里斯在保罗里卡德赛道进行试车的时候发生事故丧生。

车手总冠军:
阿兰·普罗斯特
制造商总冠军:
威廉姆斯-本田
前一赛季:1985赛季
下一赛季:1987赛季

其他赛事冠军:
印地赛车世界系列赛:Bobby Rahal
国际F3000:Ivan Capelli
美国赛车系列赛:Fabrizio Barbazza
日本F2:Satoru Nakajima
澳大利亚车手锦标赛:Graham Watson
全日本F3锦标赛:Akio Morimoto
英国F3锦标赛:Andy Wallace
芬兰F3锦标赛:Jorma Airaksinen
法国F3锦标赛:Yannick Dalmas
德国F3锦标赛:Kris Nissen
意大利F3锦标赛:Nicola Larini
瑞士F3锦标赛:Gregor Foitek
欧洲福特2000方程式:Mark Blundell
德国福特1600方程式:Michael Bartels
荷兰福特1600方程式:Jan Bokhoven
瑞典福特1600方程式:Reine Andersson
睿丁福特青年方程式:Kenny Bräck

大奖赛 比赛日期 赛道 圈数 夺冠车手 夺冠制造商
1986-03-23 61
1986-04-13 72
1986-04-27 60
1986-05-11 78
1986-05-25 43
1986-06-15 69
1986-06-22 63
1986-07-06 80
1986-07-13 75
1986-07-27 44
1986-08-10 76
1986-08-17 52
1986-09-07 51
1986-09-21 70
1986-10-12 68
1986-10-26 82



Copyright 2004 - EnjoyF1.com
ver